Search

🗣電子支付業者成為銀行業務發展威脅

目前國內有5家專營電子支付業者,包括街口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🗣電子支付業者成為銀行業務發展威脅

目前國內有5家專營電子支付業者,包括街口支付、歐付寶等;3家電票兼營,如LINE Pay Money、愛金卡,若未來加上全聯、全家,2021年至少有10家支付業者,都可做儲值、支付、消費、轉帳、匯兌,直取銀行的核心業務。

全聯擁有1500萬會員數,PX Pay下載數已超過800萬,帶動全聯非現金支付佔比大幅成長,目前已達50%,其中PX Pay佔25%,全聯認為今年非現金支付佔比可達60%,PX Pay支付率達35%。

全家會員數接近1300萬,目前支付工具主要有可綁定指定信用卡消費的「My FamiPay」,,另一個是現金儲值的「Fami錢包」,兩大支付工具的會員超過200萬名,去年交易筆數約達2000萬筆。

金管會證實全聯及全家遞件申請電支機構,一旦審核通過,未來電子支付工具將可在自家門市以外的店鋪使用,將成為銀行業者的潛在威脅。

-

銀行擔心的是,這些已自成生態圈的業者、擁有上千萬會員數中的「客戶完整消費數據」才是關鍵,簡單說,未來是「掌握數據者得天下」的時代。

銀行主管舉例,民眾購買行為會發生在場景當下,如果平台可以將場景和金融直接連結,從消費場景、到後面融資、支付做直線串接,這才是一個完整的「場域金融」。

他說,「現在新觀念是,收集客戶數據資料,透過第一排了解客戶需求,這件事情比去賺手續費,還來得更重要,才能存活在未來」,如果這個場域,只是埋在支付業者後面,透過其布建店家、完成交易,「那洗到後面、銀行就甚麼都沒了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是一個分享全球金融科技新知的網路社群,我們以台灣為立足點,關注大中華地區及全球Fintech最新資訊。 從金融創新流程與服務到金融科技政策,Fintech、Regtech到Insurtech,金融科技已為傳統金融業帶來變革。我們關心也期待能藉此為台灣帶來些改變。
這是一個分享全球金融科技新知的臉書粉絲專頁,以台灣為立足點,關注台灣及全球各地的金融科技趨勢資訊。
View all posts